微信上收到一则《喃滴文昌人》的视频,我看了心里备受感动。尤其是片末远在加拿大的小女孩符苪慈的一句标准文昌话“侬是文昌人”,让我听了眼眶顿时湿润!
我之所以感动,是因为该视频凝聚人心,鼓舞根在文昌或在文昌生活、工作的人热爱文昌和为文昌的发展出力。更因为在文昌生长的人即使漂泊异国他乡,也不忘教育自己的后代说好文昌话,让他(她)记住自己的根在文昌且要学好家乡的方言。
其实,在观看该视频之前,即在当年的南洋文化节期间,我的心一直都是暖洋洋的——从不同国家、地区回乡寻根问祖的华侨、港澳台同胞,不管是第一代、第二代还是第三代,他们都操着一口纯正的文昌话,个个都称“侬”。
想必文昌人都知道,在自己“呀呀”学语时,家中亲人必教其学会说“侬”。“侬”在文昌,是年纪小的人在年纪大的人面前,指代自己的一种谦称(有时,年长的人也唤年幼者为“侬”)。在文昌讲“侬”,给人的印象是:此人家教好,懂得尊重人,识大小。这是文昌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种地域文化。因而,在文昌生长的人,人人都会讲“侬”。倘若在年长的人面前说“我”,家中父母必会纠正或训斥!
记得小时候,有一次我跟村里一位长辈说话,无意中说了“我”,母亲听了立即扬起手,并大声训斥:“‘我’是不?打碗(海南话“我”和“碗”音相近)破了啊!谁大?讲‘侬’。”一巴掌落下来,印象深刻,此后不再在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面前说“我”
文昌话作为标准的海南话,一直以来成为文昌人的骄傲。多少年来,文昌人但凡碰面,必用家乡方言进行交流,就连以前老师上课,也经常用海南话(文昌话)讲,只有朗读课文时才用普通话。于是乎,课外时间要是谁不讲海南话而讲了普通话,别人会鄙视你,说你“狂”。
由于少说加上有些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,很多上了年纪的文昌人说起普通话来让人听了感觉有些“漏风”(不标准),但他们都能说且能用普通话与别人顺利交流。
我的家乡在蓬莱,生长的村庄离琼山近点,说话的口音接近琼山口音。记得上初中时,我非常羡慕说文昌话的同班同学,总觉得他们说的话特别好听,于是用心学会几句,心里觉得很光荣很自豪。
后来,离开家乡在外面读书,我渐渐的也学会了纯正的文昌话。每次回蓬莱,每每听到熟悉的乡音,心里总感觉很温暖很亲切。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乡音乡情吧。
新加坡海南商会会长潘家海祖籍在文昌公坡。他出生在新加坡,从小居住在新加坡,直到36岁才和母亲一起返回文昌,后来每年要回海南六七次。今年清明节,他又和家人回乡寻根问祖,并在2015年文昌市第四届南洋文化节上作为侨胞代表发言,他的普通话、文昌话,均说得非常流利。
“下南洋的父母只是普通农民,识字不多,一般都是以海南话教育孩子。小时候,父母问我,家在哪里?如果我回答出新加坡的地址就会被训斥,而正确答案只能是海南文昌公坡镇金山口村。”父母的影响与教育,让潘家海先生学会家乡话,并对家乡故土感情深厚。
文昌许许多多下南洋谋生的华侨与潘家海先生父母一样,不仅教会孩子说家乡话,还与孩子千里迢迢回乡寻根问祖,为家乡的发展出资出力。正是因为有乡情和乡音作为纽带,不管漂泊多远,他们爱故乡的情怀丝毫不会因地域不同而改变。而又因为有了乡情和乡音,同一个地方的人和心才得以凝聚,这个地方的人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。这,就是乡音、乡情的力量!
在《喃滴文昌人》视频中,文昌中学退休教师云凰无奈、悲伤地说:“我到新加坡教海南话,但我的孙子却不会说海南话了。”云凰老师的媳妇是内地人,孙子不会说文昌话,或许是受媳妇语言的影响。但时下有一种让文昌人担忧的现象是,有些祖祖辈辈是文昌人的家庭,2000后出生的孩子(城里居多),有些已不会听更不会说文昌话了。很多上了年纪、读书不多或未进过学堂的老人活了几十年从未说过普通话,如今有了不会听不会说海南话的孙子和外孙,也不得不练习并用夹生的普通话跟孙辈交流!
诚然,老人学会说普通话是好事,但如果在家庭中不教会小孩说好文昌话,那么,一直以来让文昌人引以为豪的标准海南话,岂不在这些家庭的这代子孙身上消失?
我曾经跟一位其孩子不会听不会说文昌话的文昌女友打趣:“人家华侨在国外,他们的孩子都会说家乡话。你祖祖辈辈都是文昌人,却不教孩子说文昌话。以后华侨回来说家乡话,而你土生土长的孩子却不会听、不会说,这不是让人笑话吗?你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吗?”朋友听了无语,但愿她能及时补救。
文昌人无论在何地,只要聚在一起,乡音便脱口而出;不管是否相识,只要听到家乡话,心里总觉得很亲切,心的距离立马拉近。出门在外,遇见家乡的人如同遇见自己的亲人。那种因地缘而产生的乡情,将同一地方生长的人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。倘若没了乡音,想必乡情也会随之变淡。
“侬是文昌人,说好文昌话”,很多事情在萌芽状态容易纠正,别等“泛滥成灾”时再加猛药,到时候做好就很艰难了。愿有关部门和“正宗文昌人”家庭加以重视,保护好我们的方言,教会我的子孙后代说好文昌话,让我们的乡情、乡音代代相传!
来源/文昌文化研究会《文化研究》作者/吴芬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