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昌市的文昌公园,向来是文昌市民健身放松的好去处。立于公园内的“郭母亭”,复古的韵味与周遭整齐的广场舞和游乐设施显得有那么一点“格格不入”。
这是一座八角造型的亭子,这是一座有故事的亭子。
说它有故事,不仅仅是因为刻在一幅幅题字下的那些人:孙科、李宗仁、冯玉祥、张学良、于右任、孔祥熙、邵力子……随便挑出一个,都是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掷地有声的名字。但这些闪耀着光芒的名字背后,人们却往往忘记了是谁修建了这座古朴的亭子,以及亭子背后的故事。
华侨富豪郭巨川、郭镜川兄弟,为纪念报答祖母李太夫人和伯母王夫人的养育之恩,于1936年出资修建了这座八角亭。兄弟俩对祖母和伯母的尊敬和纪念,也影响着一代代文昌人,让文昌的尽孝敬老风气始终浓厚。
郭母亭总体造型呈八角形,为钢筋水泥和玻璃瓦塔式结构,戗脊翘起、亭尖有塔、塔顶有珠、珠光溢彩。顶层八面开拱形窗,远近观之,给人以亭上有亭、古色古香之感。亭内外两圈各有顶柱八支,外方内圆,方形石柱和内圈藻井的照壁、斜壁上镶满名人的题匾。
譬如,冯玉祥的题字为“后先辉映”。孙科的七言诗:“慈母缝衣为治装,弟兄万里拓炎荒。家留家妇勤南亩,代哺诸孤慰北堂。两世徽音能济美,百年褒典自荣光。显扬潜德清芬远,积厚由来世泽长。”
李宗仁的五言律诗是:“欧孟称女宗,仁慈世所传。郭家姑与妇,懿德媲前贤。佐夫万里行,致富开陌阡。创业甘苦辛,积善种福田。后嗣能报国,寿登耄耋年。食报邀天眷,褒扬史待编。”
张学良题的是匾体篆字——“任始风徽”。
孔祥熙的行字题刻为“崇褒荣两世”,“懿德并千秋”。
于右任的题刻是草字,上联为“四海昭融温恭且恪”,下联是“一门雍淑翟茀之光”。
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郭母亭仍旧矗立在公园里,郭氏兄弟的故事仍在流传。
亭寄思念,后辈瞻仰
文昌市文城镇南阳办事处美丹村,是一座看起来与周遭村落别无二致的小村子,绿树、瓦房无不呈现着传统的文昌农村景色。但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,走出了一位对于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人物:新加坡侨领郭巨川。郭巨川和弟弟郭镜川,出生在美丹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受生活所迫,兄弟俩的父亲、伯父早年便下南洋打拼,留下年幼的儿子跟着母亲在家乡过着清苦的生活。
但天有不测风云,兄弟俩的生母吴氏英年早逝,抚养两名幼子的重任就落到祖母李太夫人和伯母王夫人的肩上。“也正是在两个女人的悉心照料下,两兄弟才能健康成长,才能为日后的革命事业和社会做出贡献,可以说,没有李太夫人和王夫人,也就没有日后的两位侨领。”文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谭显波,曾深入研究过郭巨川,与郭氏后人也有过接触。
成年后郭氏兄弟也追随伯父和父亲的脚步,下南洋闯荡,终成一方巨富。而当兄弟俩衣锦还乡时,最不能忘的自然是有着养育之恩的李太夫人和王夫人。1936年,一座八角造型的“郭母亭”立了起来,直至今日。“其实,郭氏兄弟不仅对养育自己的人满怀感激,对于家乡宗族亲戚也十分挂念,1924年文昌大旱,巨川先生特意支付了大批银元给宗族亲戚,用于度过难关。”谭显波说。
后人归乡,继承意志
对于郭母亭的故事,最令谭显波印象深刻的,是2008年3月26日那个下着小雨的上午。在郭巨川长孙郭全强的带领下,郭氏后人第一次集体回乡,瞻仰这个祖辈为纪念母亲、传承精神而修建的小亭。“记得一行人中,年龄最小的,仅仅一岁半,算起来,已经是下南洋的郭氏第六代了。”谭显波说,他们这次回来,不仅仅是带着游子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,还带回了郭巨川先生的“尽孝”与“爱老”精神。
“在文昌的土地上说起不曾忘怀的文昌话,想必是游子最大的宽慰,而家乡对于他们而言,不只是魂牵梦绕的土地,也是需要尽孝道的‘母亲’。”谭显波感概道,郭巨川不仅用建设“郭母亭”的方式来纪念两位夫人的养育之恩,也用它来教育子女后辈,要对家乡心怀感激、要对家乡尽一份孝。
不仅仅是郭巨川的后人,南阳乃至整个文昌的华侨似乎都怀有这样一种感情。谭显波表示:“当一个人在南洋发迹后,一定会回乡为家中的老人建一栋新房、改善家乡人生活。”归乡尽孝敬老,已经成为了华侨们的一种共识、一种默契。
侨乡佳话,千古流芳
“实际上,郭氏兄弟并不是唯一为纪念母亲修建纪念亭的华侨,抱罗镇华侨冯尔和,也修建了一座‘冯母亭’纪念为了养育她而去世的母亲,据说,当纪念亭落成时,冯尔和还在街旁大摆筵席,接济乡亲,孝敬同乡老人,一时传为佳话。”
对于有着文化之乡、华侨之乡、长寿之乡称谓的文昌市,长久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,尽孝敬老是一直以来的传统,而华侨这个特殊的群体,将单纯的尽孝敬老行动升华成了为整个家乡建设做贡献。
“没有华侨们的赤子之心,也就不会有如今文昌大量的华侨楼,而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则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,佳节来临,敬老活动在文昌随处可见。但更多的时候,孝与敬早已被融入到文昌的精神之中,不需要太多的提醒与强调,这精神也会像郭母亭、冯母亭一样,供人瞻仰、千古流芳。”谭显波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