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母亭全称郭母李太夫人暨王夫人纪念亭。该亭建于1936年,重修于1983年,坐落于文昌市文昌公园。
说起郭母亭,总能让人想起那背后的故事……
都说寸草之心难报春晖之情,父母的养育之恩,是儿女难以报答的深重恩情。而这座里里外外刻满碑文的纪念亭,是背井离乡多年的郭氏兄弟,为感念故乡祖母李太夫人和伯母王夫人艰苦的养育之恩而建的。
郭巨川、郭镜川的生母在两兄弟年幼时,因积劳成疾早年离世,生父郭云龙和当时大多数文昌人一样,受生活所迫,不得不远赴南洋闯荡谋生,留下郭氏兄弟由年迈的祖母李太夫人和伯母王夫人抚养。当时王夫人还有一个女儿,她既要养她的女儿又要养郭氏兄弟,对于郭氏兄弟的那种疼爱,使她乳水不足,导致她的女儿过早离开了人世。
与大多数背井离乡下南洋的家庭一样,留守家中的大多是妇女与儿童。伯母王夫人为抚养年幼的郭氏兄弟,不得不典当自己的嫁妆和家中稍微值钱的东西,甚至连年迈祖母李太夫人也顾不得一切下田耕种。天有不测风云,在李太夫人和王夫人含辛茹苦的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时,南洋传来了伯母王夫人丈夫过世的噩耗。
她的爱人走了以后,不单是感情上的一种挫折,同时也是给家庭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,她要养她的家翁家婆,又要养郭氏兄弟,生活重担落在她的身上,王夫人身上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勤劳、善良的品质。王夫人虽不是郭氏两兄弟的生母,却胜似生母,从女儿夭折时的大公无私,到丈夫离世时的隐忍不言,在贫困的状况下,依旧不畏艰苦,含辛茹苦的将郭氏兄弟抚养成人。
郭母亭总体造型呈八角形,为钢筋水泥和玻璃瓦塔式结构,戗脊翘起、亭尖有塔、塔顶有珠、珠光溢彩。顶层八面开拱形窗,远近观之,给人以亭上有亭、古色古香之感。亭内外两圈各有顶柱八支,外方内圆,方形石柱和内圈藻井的照壁、斜壁上镶满名人的题匾。
比如,亭内于右任的题刻是草字,上联为“四海昭融温恭且恪”,下联是“一门雍淑翟茀之光”等。纪念亭中这些密密麻麻的碑文,共有30多人亲笔题赠,最多一千余字,最少4字,大大小小无一例外都是写着关于郭母李太夫人和王夫人抚孤有德、教子有功的赞词。
文昌不仅是华侨之乡,也是文化之乡。郭氏兄弟虽身居海外,却心系故土,虽财银万贯,却不忘最初的感恩之心。兄弟俩对祖母和伯母的尊敬和纪念,也影响着一代代的文昌人,让文昌的尽孝敬老风气始终浓厚。